close

異國風漸,最近看了很多節目,有很多的美麗舞者在光鮮亮麗的舞台上表演舞蹈,打著是印度舞的名號,穿著是肚皮舞的行頭,拿著是三碼紗巾,可是跳的是流行熱舞,掛羊頭賣狗肉,看的讓人摸不著頭緒的狀況。

一喜的是是現在人對異國文化的熱愛和舞蹈的盛行,一憂的是良莠不齊的水準,市面上充斥了很多舞者和老師,只要你會扭,國標舞也可以當肚皮舞來教,正統性和正確性只有授課的老師心知肚明。肚皮舞和印度舞在台灣風行也是近幾年的事。所以嚴格來說,即使是師資,大家都是像個在坐螃蟹車在學走路的小孩。包括我自己也是,至今始終抱著不斷學習的心態,希望能給學生和自己進步的空間和不同的風貌,讓舞蹈內在的精神與美,散播給更多的朋友!
實在是看不下去了,只好發聲說明一下,舉例來說你可以像是:是印度風格肚皮舞,或是寶萊塢風格肚皮舞,或是印度風融合熱舞,不要只講印度舞,那種感覺就像是你打著古典芭蕾的名號,可是跳的是現代舞的感覺,對於外行人來說似乎是一樣,嚴格來說Same Same But Differenet!

就行頭而論(和Oriental風格來比較):
肚皮舞的服裝配備是:

短上衣choli 或bra ,身上繫者流蘇腰夾或是錢幣腰布,下半身可穿燈籠褲.紗裙.窄裙等,對於手燭並沒有太多的要求,可有可無。
搭配手具:手杖.三碼紗巾.金翅.小燭臺.大燭臺.刀.指鈸.茶盤.火具等等。
化粧技巧:著重於眼睛部分,一定要勾勒眼型的黑色眼線,至於繽蒂(bindi)和蒂卡(tika)不是必須的東西。
髮型設計:不拘泥形式
肚皮舞影片欣賞:以下為肚皮舞superstar 2005年之公演影片

 

 印度舞的服裝配備是:不會有錢幣的腰布圍在身上


寶萊塢風格:
短上衣choli ,和圍在身上的紗麗(saree) ,下半身可穿紗裙,或穿現代改良的沙麗,寶萊塢風格是可以小露香肩的和肚肚的,一定要配帶金成串的手燭和臂環等,以示華麗!
搭配手具:頭上的紗巾或是身上的紗巾.小燭臺
化粧技巧:勾勒眼型的黑色眼線.繽蒂(bindi)及蒂卡(tika)的頭飾
髮型設計:不拘泥形式
影片欣賞:印度寶萊塢電影經典名作-寶萊塢生死戀 Devdas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以kathak舞蹈為底)



傳統印度舞:
要視舞種的不同而有些差異,祭祀舞蹈如東印的Odissi和南印的Bharata Natyam舞蹈來說也是choli和saree,腳上配帶著銅鈴串鍊。
化粧技巧:勾勒眼型的黑色眼線.繽蒂(bindi)及蒂卡的頭飾,手和腳則使用Henna,表示就像蓮花的花瓣般的神聖。
髮型設計:梳頭綁辮子並戴著成串的白色苿莉花或花串居多。
影片欣賞:傳統 東印度 Odissi 奧迪西宗廟舞
 

 
就舞蹈技巧而論

 
肚皮舞最經典的舞蹈動作為Shimmy,也就是各部位的快速抖動,而臀部坐踢及臀部的各種變化、胸部Circle、及S型動作(很多人稱之為蛇腰) 、腹式Camel、柔軟的Maya…等。
印度舞蹈和音樂,大多是為神而歌、為神而舞。
但是在印度舞裡面就不可能有Shimmy(身體快速擺動)的狀況,但是同樣有頭.肩.快速擺動,印度舞的眼神和肢體動作活靈活現,有很多的手勢動作與腳步動作,而手指的變化代表著許多意義,如手掌伸直,拇指微彎,光這個手勢可能就有開門.雲.森林.拒絕.開始等等之意,其精神性和優雅性,是與肚皮舞截然不同的。
就舞蹈音樂而論
肚皮舞:大多使用中東阿拉伯音樂,而現代多用中東流行音樂替代,不可或缺的塔不拉鼓是必要的節奏與音樂元素。
印度舞:印度音樂,大多是吟唱和印度塔不拉鼓.西塔琴.印度手風琴等等等樂器為主,寶萊塢音樂則大多採用印度流行音樂或電影配樂。

以上是個人所見,也是我責無旁貸的責任,希望給更多喜愛舞蹈的朋友有更進一步的認識,瞭解肚皮舞與印度舞的文化差異性,不要一知半解的跳舞囉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夏卡緹融合印度舞 的頭像
    夏卡緹融合印度舞

    夏卡緹融合印度舞團~美麗的印度舞蹈與文化

    夏卡緹融合印度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