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shiva.gif

有一說法為〝神〞有計劃的釋放智慧來提昇人間紅塵男女,所以創造了舞蹈…後來卻成為人類祈求禱告的儀式,所以有很多舞蹈的起源均於祭祀,為回應與奉獻神所跳的舞蹈。甚至神廟的舞蹈家會被認為是靈修造詣很高的奉獻者。這些傳統的舞蹈,在現代仍然隨著傳統節慶,宗教儀式取悅神祇,鼓舞人心,豐富人的心靈生活也是觀光或藝術活動重要戲碼。

舞蹈最能直接表達內在深層的覺知,顯示偉大的宇宙真理的肢體表現。在印度舞蹈所顯現的不只是崇高、被尊敬(精神層次)還有肉體與視覺(物質層次)。

Nataraja.gif


古印度有個舞蹈之神-Shiva,Shiva 以Nataraja 的外相來跳舞,目的為遠離〝邪惡〞和〝無知〞並且以人類的化身接受天啟和創造力 。兩隻眼睛代表月亮和太陽、額頭中的第三眼可預知未來,圍繞舞者周圍的火圈,圓輪為宇宙、火為痛苦、不安定世界的意思,所傳達的意境為人間若是罪惡滿滿超越神給與人間的慈悲時、世界將被熊熋烈火所淹沒…象徵宇宙永恆的無常…Shiva的右上隻手代表〝創造力〞另一隻右手代表〝保護和免於恐懼〞;Shiva右腳踩踏的小人為〝無知〞、Shiva左手指向展開的兩腿代表得到〝安慰和平衡〞…舞蹈的本身為慶祝掙脫受限制的思考和行為邁向生命的無限可能,這是一種讓思維與生命經驗更寬廣的邀請,Shiva是宇宙之舞的權威,也是完美生命的頂級設計師…(star真是描述的太好了)
古典舞蹈有奧里西舞(Orissi),卡塔卡利(Kathakali),婆羅多舞(Bharata Natyam),卡薩克舞(Kathak)及曼利普里舞(Manipuri)等等。之後我們預計會在五月份於舞蹈教室開個簡單的workshops,讓大家體驗宇宙舞蹈之美-神聖的婆羅多舞。
婆羅多舞的字根源來自Bhava(情緒)Raga(音樂)Tala(節奏)Natym(動作Naritta) ,因而可清楚了解,舞蹈的目的是要以舞蹈酬神。舞者必需要謙誠無私,以供奉神明的情境起舞。婆羅多舞的元素是結合情緒,音樂和節奏的舞動之表演藝術形式。通常是由女性演出,主要特色是運用腰身和膝蓋來平衡身體,運用手的動作來表現一切感情。服飾華麗精緻且講究,頭戴半圓形花環,耳環和鼻飾閃爍,舞者的心、手、眼、身、脚步嚴密配合,臉的表情喜怒哀樂在瞬息萬變。頭到手到腳,都配戴著精巧的飾品,女性舞者的長髮上亦戴上鮮花,除了香氣凌人之外也十分美麗!
之前Carrie的好友Bionanoit拿了一本“認識婆羅多舞”(Understanding Bharata Natyam)的書給我看,光手的動作就8頁了,更別說其他身體動作了,光單手手勢就有28種,雙手的手勢就18種,看的我眼花撩亂,所以還是直接上課學習比較快!而在23號(六)下午在宜璇老師的舞蹈教室裡,也請到了藝術大師Miss Deepa來現場,做文化推廣的舞蹈演出,百聞不如一見,一見不如親身體驗,豐富你我的心靈,就從舞蹈開始吧~
本篇文章部分介紹轉貼於天涯特派員-寂寞射手星的宇宙之舞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夏卡緹融合印度舞 的頭像
    夏卡緹融合印度舞

    夏卡緹融合印度舞團~美麗的印度舞蹈與文化

    夏卡緹融合印度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